中国电动车网 - 电动车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行业动态 | 国内资讯 | 企业新闻 | 国际动态 | 政策法规 | 专家资讯 | 电动车营销 | 营销管理 | 技术交流 | 名企名人名品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技术研究 > 躬身布局“碳中和”,雅迪电动车喜获行业首张“碳足迹”证书
9.biz | 商业搜索

躬身布局“碳中和”,雅迪电动车喜获行业首张“碳足迹”证书

信息来源:diandongche.biz   时间: 2023-10-24  浏览次数:3

近日,“两轮电动车第一股”雅迪控股发布了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,在新能源绿色出行“东风”的拉动之下下,雅迪集团展现出了出色的成长性以及稳定的投资价值。财报数据显示,2021年全年雅迪电动车实现销售收入269.675亿元,同比增加约39.3%,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.7亿元,同比增加约43%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不断夯实企业“内功”,提升运营水平及盈利韧性的同时,雅迪电动车公司也在依托自身的技术和经验优势,优化布局、深耕细作,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之路。

与“绿”俱进!雅迪电动车荣获行业首张“碳足迹”证书

千亿“碳中和”赛道之争,“碳足迹,碳标签”成为破题关键

2021年两会上,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在“双碳”目标的指导之下,节能减排成为大势所趋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各行各业纷纷掀起围绕着“碳中和”的产业转型潮。而作为让产品的碳足迹透明化的一种重要方式,加快发展和推广“碳标签”应用,也在成为各行各业达成的共识。

而作为电动车行业绿色发展的领军者,雅迪电动车核心车型冠能2代E8于去年年底获得了行业首张“碳足迹”证书,以实际行动向外界明确了雅迪参与绿色能源转型、助力碳中和的方法路径,在整个电动车行业的“双碳”路线图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所谓碳足迹,是指一个产品或者一项服务在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碳排放。此次雅迪电动车取得行业首个碳足迹认证,意味着相应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碳排放数据,用户将来都可以通过“碳标签”来获取。

有观察人士表示,雅迪率先于行业内开展电动车“碳标签”认证工作,一方面是其围绕品质、技术、服务等维度掀起的一轮自我竞争,将进一步驱动公司技术改造、供应链转型升级,强化雅迪在绿色智造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;而另一方面,雅迪的此次动作也将作为行业风向标之一,带动整个供应链、产业链向绿色发展方向改变,切实提升电动车行业的碳减排进度,助推我国早日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

多措并举,打造绿色发展的“雅迪解法”

近年来,雅迪电动车始终视绿色作为未来出行生态的“底色”,致力于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,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、自由的绿色出行体验。同时,紧紧围绕环保消费、低碳出行等生活需求,为用户精心打造绿色新产品、新模式、新场景,多措并举助力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。

为更好地倡导绿色、低碳,安全的出行方式,雅迪将每年的“717绿色骑行节”打造成为品牌专属IP,为民众购车提供亿元低碳补贴,率先建立“再造池”联盟回收处理废旧铅酸电池,联合政府部门、知名演员发起绿色骑行号召,持续倡导绿色、科技出行的新生活方式。而在今年2月份,雅迪电动车获得了2022年ESG汽机车行业与亚太区最高评级奖章,展现了雅迪在环境、社会责任及企业治理等层面的进步,获得了华尔街时报、金融时报、彭博社等海外权威媒体的持续关注与报道。

而在全球减碳蔚然成风的大背景下,碳正在成为各行各业新的竞争壁垒,更少碳足迹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更有话语权。而如今,在“碳足迹”的追溯和认证工作,雅迪已经先于行业一步,未来,雅迪还将根据政策,市场的变化,陆续推进更多车型的碳标签认证工作,实现碳链条全覆盖;同时,获得品牌二次曝光机会,拉开与同业差距,从而转化为雅迪“二次创业”中的核心竞争力,引领品牌“与绿俱进”迈上历史新台阶。

理念引领,业态深耕,方能蓄力未来。未来,雅迪电动车作为行业“双碳”行动践行者,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好行业龙头的表率作用,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,不断加大碳减排研发投入,积极探索绿色新技术、新模式在行业内的应用,为助推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,早日实现“双碳”目标做出更多有力实践。

(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广告,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,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。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)

(责任编辑:张晓波 )
看全文
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
提 交还可输入500

最新评论

查看剩下100条评论

热门阅读

    和讯特稿

      推荐阅读

        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
        "); } })()
        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动车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