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画面仍历历在目

经报道之后
这一事件也引起厦门网友的热议
网友留言



昨日
记者走访发现
厦门一小区和一写字楼
疏堵结合
破解电动车上楼入户问题
得到居民群众的支持

电动车一进入电梯
“阻车神器”立即识别
电动车进入电梯
电梯竟然会“报警”?
(来源:厦门日报视频号)
昨日
在思明区大洲国际龙郡小区
记者就看到了这个“机智”的电梯

当电动车被推入电梯
电梯敏锐识别
立即“发声”警告
“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,请勿将电瓶车驶入电梯,谢谢!”

(陈雅真 摄)
同时电梯门始终保持开启状态
关闭按键“失灵”
直至电动车离开电梯
电梯才恢复正常
而当一辆自行车被推入电梯
电梯则通行顺畅

电梯之所以如此“机智”
只将电动车拒于门外
多亏了“电动车识别报警摄像头”
这一“阻车神器”

(陈雅真 摄)
小区物业管理方厦门市大洲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克林:
今年3月底,小区内5栋高层住宅的10部电梯都装上了这一摄像头,每个摄像头的安装成本近500元。在启用摄像头前,物业专门张贴了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的告示,并用了10天逐层清理停放在楼上的电动车,共清理出了约30辆电动车。起初有部分居民不理解,后来看到电动车充电事故频发,居民都意识到这一举措是对的。
居民支持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
还与小区内设置电动车公共充电桩
息息相关

小区业委会主任陈友利:
今年2月,小区内设置了3处共30个公共充电桩,以及5处共150个电动车停放位,而小区内目前约有150辆电动车,这些充电桩和停车位正好满足居民的需求,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。

小区居民金凤说
“以前我们看到
电动车上楼总是束手无策
现在有了新举措
居民们都多了份安心”

27层逐层检查
防止“漏网之鱼”
中午12时许
在软件园二期创想中心A栋写字楼
记者看到
万物梁行厦门万科物业工作人员
来到门口和电梯口执勤
劝阻想要携电动车上电梯的市民
写有“严禁电动车进入电梯”字样的标识牌
悬挂在电梯门口,格外醒目

货梯口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
由物业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
万物梁行厦门万科物业负责人朱先生:
“每隔两小时,值班人员会对27层写字楼的公共区域进行层层检查,防止有‘漏网之鱼’出现。此外,物业工作人员也会在业主入驻前,告知电动车禁止上楼。”
要想解决电动车上电梯的问题
不光有“堵”,还要有“疏”

12时30分许,有外卖骑手试图携电动车进入电梯,值班人员立即上前劝阻:“大楼内禁止电动车进入,外卖员可以到附近停车场,那里有专门的外卖置放区域。”
在写字楼旁停车场,工作人员手持记录表,对进出电动车逐一登记管理。朱先生告诉记者:“停车场还加装了4处充电桩,可同时供多辆电动车充电,防止大家因充电难做出‘高空吊充电线’‘牵车上电梯’等危险行为。”
消防部门
推动引入民间资本?建设电动车充电设备
针对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
消防部门正积极行动
思明区
思明区消防救援大队监督员郑溢毅介绍,目前消防部门正联合街道和相关部门对小区、写字楼等进行检查,强化对电动车的清理整治。同时,推动物业加大对电动车充电桩和公共停放点的设置,建议采用效率更高更强的科技手段,防止电动车进电梯,若有不配合的业主,消防部门将到场进行劝导说明。
同安区
在全市电动车保有量最大的同安区,同安区消防救援大队也正对电动车进行拉网式滚动排查,尤其深入小区、出租房等重点区域,清理隐患。另一方面,大队积极推动区政府投建电动车充电站点,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建设充电桩,主要覆盖高容积率居住小区、工业集中区、出租房密集区等区域,缓解电动车充电难、停车难的社会问题。截至目前,同安区政府投建电动车充电站点128个、充电插座2945个,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建设充电插座2394个。
疏堵结合
才能有效解决问题
希望更多小区能规范管理电动车
让隐患远离我们
